一汽丰田给你旧时光的新奖励" data-uid="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#一汽丰田给你旧时光的新奖励#
国家队来了,超越比亚迪!中国第一全球第三车企将诞生
原创 象视汽车
当国资委的汽车央企重组令,犹如惊蛰春雷炸响,蛰伏八年的汽车“国家队”终于要破壳而出。
一汽、东风、长安重组合并成功之后,将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第一大车企,而且在全球也是第三大车企。
当然,合并重组并不等于就能创造出强大的汽车巨头,要谨防陷入大而不强的历史困境之中。

1. 三大汽车央企重组
早在2017年,长安汽车和一汽集团高层对调时,坊间开始传闻三大汽车央企有望合并,做大做强共同抗衡欧美汽车巨头。
尤其是这一年年底,一汽、东风和长安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更是加剧了外界对三大央企合并重组的期待。
2018年,网络上甚至还传出一汽、东风、长安将整合成立“中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”的消息。但彼时,很快就被官方辟谣。
八年过去了,“中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”或将很快诞生。
日前,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,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苟坪明确表示:“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,提高产业集中度,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。”
该言论如同惊雷,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因为这标志着2017年以来的汽车央企合并,从讨论到酝酿再到如今逐渐走向落地。
今年2月份东风与长安的重组消息,成为汽车央企合并首轮突破口,后续有望扩展到一汽,形成更大的汽车集团。
2. 中国第一全球第三
如果三大汽车央企重组成功,等于给中国汽车产业注入一剂肾上腺素。
合并后成立的中国汽车集团,将是中国第一、全球第三的“世界级车企”。
2024年,长安和东风的营收均为1500亿左右,一汽超5500亿元。显然,合并后将诞生一个营收接近9000亿元的巨头,而比亚迪2024年的营收为7771亿元。
这意味着,三大汽车央企合并之后,将超越比亚迪,成为新的中国第一大车企。
我们再来看看销量,2024年一汽、东风、长安的销量,分别为320万辆、268万辆、248万辆。合并之后的总销量,一举超过830万辆。
而同期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为比亚迪,2024年售出427万辆。
三大汽车央企合并之后,销量等于是比亚迪的两倍,在中国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。
而且,在全球也将超越韩国现代,仅次于日本丰田和德国大众,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,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。
3. 国家航母巨舰来了
八年前三大汽车央企的动作只停留在表面,未能升级为实质性重组合并,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合并动力不足,企业缺乏危机感。
当年燃油车还是主流,三大汽车汽车央企集团,通过合资品牌赚得盆满钵满。如果单纯通过行政命令去推动合并,必然会遭遇隐性的抵抗。
但是如今新能源汽车时代,汽车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央企面临巨大的转型和生存压力。
这种生死存亡的倒逼,让三大汽车央企重组合并成为可能。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汽车产业重组本质上是一场“休克疗法”,有利也有弊。
例如,汽车央企普遍存在创新不足、激励机制僵化、决策缓慢、效率等缺点,合并之后如何避免和减少这种国企病,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还有重组合并过程中,会面临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,这可能是很大的掣肘因素。
地方政府的博弈,本质上是本质上是税收、就业、产业链控制权与经济话语权的多重争夺。
当然,也有很多人对三大汽车央企的重组合并持反对意见。
这种观点认为,汽车央企发展滞后于外界的期待,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无法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化、全球化、电动化、智能化的竞争。
简单的重组合并,不能与优化资源配置、提高运营效率、提升竞争力画上等号,也不等于就是强大的汽车公司了。
三大汽车央企重组合并,关键在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,而非仅仅为了扩大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。否则,就会陷入大而不强的历史窠臼之中。